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马山糍粑怎么弄好吃的问题,以及和马山县的吃饭习俗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本文目录
欢迎打开历史宝藏,一起来读壮族那些事儿。
(约400字,阅读需2分)
在我国的云贵及周边地区,生活着一群有着自己特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族群,旧称僮
(zhuàng)族。壮族这个名字,是根据原来的读音,在建国后统一命名的。
广西是壮族自治区,但是并不限于此地,周边其他省份都有分布。
我们知道,壮族的内部,分为无数的小的分支,这就是古代所称的“百越”。
至今在壮族,除了“布壮”之外,还有“布傣”、“布侬”、“布饶”、“布土”、“布曼”、“布央”、“布雅伊”、“布越”、“布沙”等等称号。这里的“布”,在壮语中就是人的意思。这些名字,其实就是各个群类的人。
即便是在交通条件改善很多的现在,壮族里面不同的“布族”还是一块一块的分布着。由此而知,在我国漫长的古代,这里就是一块一块的民族分散而独立的居住着。
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
广西这样的密集块状民族聚居区,和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。广西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,山地、丘陵占广西面积的近一半,当地人称:地无三尺平。山脉交错,给人们的交流造成阻碍,人们就生活在山间的小平地,河流沿岸地带,当地人称坝子的小块地上。
不仅交通不便,外出不易,古代的汉人也很难进入这里,从春秋时期,人们就知道这里生活着百越,然而直到清代改土归流,才正式将这里纳入中央王权的管辖范围。其实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,这里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治状态,一个部落有一个部落的首领,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土官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情,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,才有了壮族这个拥有丰富地方文化的独特民族。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,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,欢迎右上角关注@历史宝藏。广西壮族自治区,简称“桂”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,
广西是壮族人民聚集地,民族文化特别浓厚,如今广西的旅游业也越来越发达,尤其以桂林和北海较为著名,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可以带一些广西特产回去送亲朋好友,也不虚此行,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广西有哪些特产:
水果特产:罗汉果、沙田柚、黄皮果、扁桃、月柿等。
小吃特产:桂林米粉、柳州螺狮粉、炒柚子皮、南宁老友粉、桂林豆腐乳、桂林三花酒、桂林辣椒酱等。
海产品特产:沙虫、海参、珍珠等。
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,因糯米饭呈黑、红、黄、白、紫5种色彩而得名,又称"乌饭"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,马山人都会吃五色糯米饭,可以说,五色糯米饭绝对算得上餐桌的主角。
马山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,把它看作吉祥如意、五谷丰登的象征。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,鲜艳诱人,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,各有清香,别有风味。
我们广西的好吃的真的好多!这里分享一下我手机里存的一些我回家经常会吃的一些好吃的小吃,都是我的最爱。
第一个是酿。这是我每次回老家都会让我妈给我做的东西,具体怎么做的我也不太会,过程还挺复杂的,里面是米浆混合了炸肉末、香菇、炒花生碎、葱和姜叶等等材料组成的馅料,这个馅料每个地方放的东西都不同,我家经常放的就是这几种,然后外面的酿皮是各种蔬菜,可以是青椒、白菜、包菜、木瓜、茄子、芋头、萝卜等等等等,只要中间能塞馅料的,都能作为酿皮。酿是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吃的小吃,特别喜欢那种米浆的甘香和粘糯,反正隔一段时间不吃就会想得慌。
第二个是艾糍。艾糍是我们家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做的小吃,那个时候正好是艾草疯长的季节,田里野生的艾草到处都是,这就是天然的材料,把艾草煮熟了,挤出苦水,然后切碎,跟面粉混合,再放热水搓揉成形,作为外皮,里面的馅料我们一般放的是红糖加炒花生碎,香甜软糯,还有艾草的清香,非常好吃。
第三个是水浸糍。水浸糍我也是在我们家才能吃到,一般是过年期间才会做,也是用米浆做的,放蒸锅蒸成固体,然后你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,我们家过年会杀几只鸡,一般煮水浸糍的话就是用煮过鸡的鸡汤来煮,特别香,再放点青菜和葱和辣椒酱就非常好吃了。
第四个是肉粽。我们广西做的粽子是放肉的,除了肉,还有花生碎,江南豆等等,肉最好是五花肉,半肥瘦,肥肉煮到化了,油滋滋的滋润着整个粽子,肥而不腻,特别好吃!
我们广西好吃的还有很多很多,例如炒田螺啦、龟苓膏啦、芋头糕啦、扣肉啦、糖环啦,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不同的小吃,因为手机里存的图就这么点了,所以先说这么多,除了这些点心小吃,还有特色水果,比如黄皮,我家种了几颗黄皮树,每年青黄将熟的时候就会被摘一部分,拿来做蜜饯或者晒干,开胃消化,我特别喜欢,熟了吃也很好,甜甜的。
好了,真的不说了,等到下次有了图再补充。
以上图片和内容为【高傲的查查官方】原创,想看更多旅行攻略、观点,以及旅途新鲜事,欢迎关注【高傲的查查官方】哦!
关于马山糍粑怎么弄好吃,马山县的吃饭习俗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